邹城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邹城市多措并举 推进殡葬移风易俗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06 19:30

继民政部《乡镇论坛》3月版全文刊发我市移风易俗经验做法《以德润心 移风易俗开新篇》以来,市民政局积极探索民政工作特色亮点,不断开拓“移风易俗”新路径,持续加大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宣传力度,积极打造移风易俗“邹城模式”。近日,民政部《乡镇论坛》杂志4月版又报道我市典型做法《多措并举  推进殡葬移风易俗》,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邹城市是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诞生地,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美誉,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传统礼仪厚重。“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改变广大群众约定俗成、根深蒂固的一些风俗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年来,邹城市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新发展理念,以转变群众的丧葬理念、践行生态文明新风为目标,围绕建设惠民、绿色、文明殡葬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殡葬需求为导向,提升殡葬服务保障能力,创新殡葬管理体制,在全力推进殡葬改革事业上取得显著成效。

民事民议统一认识

邹城市始终坚持政府指导,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村(居)民自治章程修订工作的通知》,指导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以村(社区)为单位召开座谈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召开党群议事会、村民代表会,修订完善体现移风易俗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以丧事简办、治理高额彩礼为重点,明确操办事项和工作流程,推行结婚礼、丧葬礼新办简办模式,树立文明新风。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纳入基层群众自治清单和村规民约规范事项。全市614(566个行政村、48个社区)个村居建立健全民间红白理事会,制定《移风易俗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指导标准》等方案,常态化实施移风易俗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市镇村三级组织机构,形成上下一心、目标明确、合力攻坚的体制机制。并严格规范红白理事会的行为,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带头引导作用,推动厚养礼葬、淳风良俗的形成。 

殡葬改革政策先行

政策制度制定是殡葬改革工作的“硬招”。殡葬改革是传统与现代交织、传承与创新并存、文明与陋俗碰撞,亲情与世俗叠加,面广线长,燃点低、沸点高,社会关注度高、容忍度低,改革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

邹城市深入贯彻《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国家十六部委《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殡葬改革根治乱埋乱葬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和政策,特别是《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实施,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成员单位协同、党员干部带头,全社会参与的氛围,极大地推动了殡葬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1993年规划建设邹城市朱山公墓,总规划面积121亩,安葬墓穴12000个的经营性墓园;2001年建设市级公益性公墓—圣土山公益性公墓,总规划面积260亩,总投资9800万元,绿化道路面积15868㎡,占总面积的9%,一期规划建设面积60亩,计划建设墓穴1762套;唐王山陵园设计规划300亩,已建墓穴2300套。积极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集中安葬点建设,规划建成能满足50年需要的城市公益性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公墓,解决群众“旧坟有地迁,新坟有地葬”的问题,指导规划农村公益性墓地。

目前,全市现有城市公墓3个,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已建成63处,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殡葬服务网络。墓园每年开展鲜花换烧纸活动,免费提供祭祀鲜花,引导群众文明祭祀、绿色、低碳祭祀和安全祭祀,每年的祭祀期“没了呛喉刺鼻的浓烟,多了淡雅清香的鲜花”。

惠民政策落实

2022年,全市直接为丧户免除部分殡葬基本服务费8700人次,每人减免1260元,减免金额10900余万元。同时,从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关心的需求出发,探索推进“身后一件事”联办改革工作,以逝者亲属线上办理“身后事”为驱动,梳理各部门服务事项,再造服务流程,优化办事环境,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形成“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次提交、一窗出件”的治丧模式,有效解决群众证明材料重复交、部门窗口往返跑的难题,增强群众办事的便捷性。

殡仪馆升级改造

“灰尘积聚的冷藏室、简陋的告别厅、熏黑的火化车间……年久失修、条件简陋、设备老化、工作场所狭小,已无法满足群众基本殡葬需求。”谈及三年前的殡仪馆景象,邹城市殡仪馆馆长郑广明记忆犹新。以惠民、便民为导向,为全面提升殡葬公共服务能力,改善治丧服务环境,对殡仪馆改造和殡仪设备提档升级。2019年邹城市殡仪馆在原址上进行改扩建,总投资4800万元,建筑面积12085.72m2,综合服务楼1幢、多功能悼念厅2处,(每处一个主厅,6个守灵室)、普通悼念厅7处,可同时容纳19家丧属进行丧事活动。另外地下室设有法医解剖室、遗体暂存室、化妆室和骨灰寄存处等。总投资391万元采购安装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火化设备3台、两台消毒设备,三辆遗体转运车。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99.5万元,省级补助资金89.3万元。对1台火化机升级改造,加装尾气环保净化设备,采购遗体冷冻设备2台;完善职工宿舍、餐厅、厨房等基础设施,让殡仪馆品质形象得到了大幅提升。对市殡仪馆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后,目前火化设施、休息场所、停车场等均能满足丧户需求。

加强职工教育培训

将培训学习作为抓好职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培育推广现代新型殡葬、祭奠礼仪规范,业务实操技能和殡葬风俗知识,突出培训教育引领、持续培养学习能力,增强“补钙加油、补课充电”的紧迫感。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教育活动,持续提升职工素养和工作业务能力。开展心理引导,殡葬职工在每天面对“死亡”的同时,学会自我调解情绪,保持乐观、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群众,服务丧属。力求把殡仪馆打造成为集殡仪服务、绿色殡葬、生命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标准殡葬礼仪服务单位,优化服务供给,助力殡葬改革向纵深发展。

“殡葬改革利国利民,通过为亲人举办丧事活动,我们体会到殡葬改革的好处,一个电话,不到30分钟殡仪馆的车就到了,服务周到贴心,收费合适,我们很满意。”逝者家属王先生说道。设施优化了、环境舒心了、惠民政策落实了,如今市民来到市殡仪馆治丧,对优质配套的专业服务表示满意和赞赏。

宣传引导转变殡葬观念

邹城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殡仪馆通过红白理事会、百姓舞台、红帆驿站等阵地作用,依托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宣传栏、大喇叭、滚动电子显示屏、微信群等载体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出动宣传车、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赶大集、进社区、进企业、进村组,走进了全市614个村居,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巡回宣讲殡改政策,发放、张贴明白纸二十余万份,广泛宣传殡葬利民惠民政策和殡葬改革的重大意义,使群众对殡葬改革有了认识,全市火化率由41%提升到97.6%,有效防范了散埋乱葬行为。推动殡葬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现信息资源互认共享和跨业务、跨部门、跨层级整体推进;公安、工商、民政、土地等部门多联动,协同处理各类咨询与投诉。建立三级联络群,通过微信方式“社会事务科+殡仪馆+红白理事会”使惠民政策落地生根见效。

“我们从事的是服务行业,面对的都是失去亲人的老百姓,只有加强宣传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步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思想观念有所转变,认识有所提高,行为才能更加自觉。”社会事务科王强科长介绍说“近两年来,殡仪馆发挥了推动殡改的积极作用,加快殡葬基础设施扩建升级,提升殡葬服务管理水平,用看得见的环境变化、感触到的细致服务,潜移默化地转变群众陈旧的思想观念,让殡葬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邹城市通过多年来持之以恒对文明祭扫、绿色殡葬的广泛宣传,如今,整齐划一、简朴庄重的农村公益性公墓取代了散落无序的乱葬坟头;以鲜花换烧纸、代客祭扫、家庭追思会等代替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的清明节祭扫,已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为;错时错峰、低碳出行、绿色祭扫成为广大市民的首选方式。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