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奇葩”过年习俗,惊掉你的下巴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8 22:12

原创 小印 印客美学

上一次高速堵车是大家纷纷赶回家过年,这几天高速堵车是春节假期结束,大家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平常的生活状态。

同样的路程,不同的心境和目的地……

回看今年的春节,有人说年味儿少了,也有人说好久都没有这么热闹了,不同地方的年俗给大家带来的感受也是千差万别。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风俗和人文生活,自然也会有一些独特的奇葩年俗。

春节居然要过两次?

在福建莆田,人们要围炉守岁两次,孩子们能放两次鞭炮,贴春联儿会在红纸上方留有六到十厘米的白边,称之为白额春联。

从腊月16到二月初二,过年时间长达46天之久,和我们的春节七天乐相比,着实令很多人羡慕不已。

但在这背后却有着一段惨痛的历史。在嘉庆年间,倭寇入侵福建莆田,进行了长时间的盘踞。一直到戚继光率军来到莆田,对倭寇进行多次围剿,莆田才得以恢复平静。

但当躲在山上的人们回到家中时,却只能看到遍地都是自己的亲人。

由于战事发生在春节前后,莆田人一直没有机会过年,所以民间相约将正月初二定为探望亲友伤亡的日子。

直到今天,莆田人在初二也不走亲戚,但人们决定在初四补过大年,也称为“做大岁”。

新年破例“男女共浴”?

傈僳族每到大年初二,居住在三乡五岭的傈僳族人们就要带着全家老小,带着伙食和炊具,一同聚集在怒江大峡谷的温泉旁,在这里举办一场盛大的聚会——春浴。

他们往往会在这里住上个三五天,每天洗浴七八次,用这种方法洗去疾病、灾难和坏运气。

因为赤身裸体,男女老少毫不避讳的自然洗浴方式,被当地人称之为“沐浴天堂”。

据说这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他们把这种“春浴”看作是一种文明、卫生、圣洁的行为,男女之间彼此尊重,老少之间互相搀扶,这简直就是美若神话的和谐画面。

鞭炮要挂在脖子上?

在陕西的部分农村地区,过年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

"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

有的人家还会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也是求个吉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年三十晚饭千万别说话

在山西的一些地区,大年三十吃年夜饭是不能说话的,这可真是年轻人的福利!

哪怕长辈来问你有对象了吗?考试考多少分儿?一个月能挣多少钱?你都有充足的理由不回答这些问题。

因为有个讲究是财神爷三十晚上进门,如果财神爷进门的时候家里太吵,财神爷就吓跑了。

这个年俗背后还有个朴实的原因,过去生活苦,家里平时没有多少钱来买好吃的,好不容易逮着顿大餐,说什么话呀,抓紧吃吧~

烤火有这么多讲究?

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

一般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就是蒙古族祭火神的日子。

到了除夕夜,也要祭灶祭火,制作祭品、灶饭,在毡毯上进行祭祀。

他们认为火、火神和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与神灵,所以进入蒙古包后,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鞋子,不得跨越火炉和脚蹬火炉,不得在火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得用刀子挑火或从锅中扎取肉食。

有些人过年喜欢在老家火盆边嗑瓜子的人来说,到了蒙古包里可要万分注意咯!别顺手就把瓜子壳扔进去啦~

回族人不过春节?

在一些聚居地区的回族,根本就不过春节,他们的春节是年终岁尾与亲友团聚,不放鞭炮拜年。

回族人过春节的时间不同于汉族人,他们按照教的历法来决定春节的日期。回族人的春节在汉族人的春节之后几天或者更晚些。

回族人在过春节时会进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和祈祷活动,以表达对神的敬意和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幸福。

在斗牛中过年?

苗族的年节是秋收之后。过年这天,他们举行“斗牛比赛”。

“斗牛”俗称放牛打架。

一般来说,苗族“斗牛”分别于每年正月初五、十五、二十五三天举行,在新年庆祝一年的收获,寄寓希冀。

在斗牛场上,人山人海,他们欢呼雀跃,气氛十分热烈。比赛完后,人们一边喝酒,一边踩着鼓点,和着芦笙的节拍跳着欢快的舞蹈。

春节“遛神仙”

中国人在过年期间崇拜祭祀的神仙众多,而具体到地方,各地还有各自的“独家崇拜”。

在浙江、四川的一些地方,正月初一早晨有举家出门散步的习俗,称为“走喜神方”。

家长提前从新历书上得知迎喜神的方位,就举家朝此方向走去,以此求得喜神庇佑,获取好运。

鲁迅也曾在《彷徨》中记录了这个名俗活动“出去也须先走喜神方,迎吉利”。

秧歌版全民舞会

在山西汾阳,“地秧歌”是不可或缺的春节节目之一。

这个起源于唐朝时期的秧歌形式,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演唱为主的“文场地秧歌”。

先出场的“武场地秧歌”演员造型独特,舞蹈动作由武术动作和势法演变而来,变化多端,套路丰富,主要有开场大阵、二龙出水、蛇褪皮、蒜辫子、单勾心、十字花、三十六连勾、两条龙双引等。

接着是文场地秧歌的歌手演唱“汾阳磕板秧歌”,歌唱曲子不用丝竹管弦伴奏,没有曲牌,也没有起板和过门,曲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全由演唱者自行掌握,很多时候都是即兴演唱。

旧时的“地秧歌”只是围成圆圈敲打锣鼓,称为“捣秧歌”,到现在已经发展成具有鲜明的民间和乡土特色的文化符号,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牛牛cosplay

“舞春牛”是壮族地区流行的一项春节传统文艺活动,源于古老的牛图腾崇拜,以祈求农业丰收,人畜兴旺。

舞春牛时,两人钻到特制的牛身中去,前者撑牛头,后弯腰拱背舞动牛身,做役牛犁田状,伴随着敲锣打鼓,还会演唱《恭贺歌》《使牛歌》《庆丰歌》等。

其实很多地方习俗,本质上都是人们对美好的一种向往和期待,愿大家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