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传文明 美丽乡村画卷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4-21 14:09

  “以前办红白事,家家攀比,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现在有了《坛良村婚丧嫁娶操办公约》,对我们来说真是件好事!”谈及婚丧嫁娶等宴席的变化,良庆区那马镇坛良村村民黄春秀赞不绝口,“前不久,家里办婚宴只邀请亲朋好友,花费不到2万元,相比以往办一次婚宴要花费近8万元省下不少钱,但人情味丝毫不减。”
  在良庆区那马镇坛良村,一段时间以来,红白事铺张浪费、大额彩礼互相攀比等不良习俗普遍存在。红白事成了村民相互攀比的“舞台”,村民人情往来支出不少、压力不小。
  “为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我们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开会研究讨论,出台了《坛良村婚丧嫁娶操办公约》,将婚丧嫁娶简办的具体措施通俗化、操作流程简单化,让‘小公约’为红白事‘减负’。”良庆区那马镇坛良村党总支书记黄钧利告诉记者。
  “婚宴从简,正席一天内办完,只设一次正餐”“仪式从简,不搞豪华婚庆,不租赁豪车,严禁恶俗婚闹”“反对高价彩礼,宾客适度随礼”……在良庆区那马镇坛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坛良村婚丧嫁娶操办公约》对婚丧嫁娶等事宜的宴请规模和标准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移风易俗重在常抓不懈。黄钧利介绍,坛良村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资源,发动志愿者通过微信群、流动小喇叭以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将公约的内容宣传到每家每户。
  “谁家有红白事,红白理事会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到场帮忙打理,同时向村民宣传移风易俗政策的意义,使白事简办、红事新办日渐成风。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推进,不少村民的思想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良庆区那马镇坛良村村委会副主任、红白理事会会长黄成利介绍,如今办红白事不用送礼也没有压力,乡情乡谊反而更浓了。
  移风易俗,是场观念的较量。良庆区那马镇党委宣传委员邱翔介绍,为让文明新风成为最美村风,坛良村党员带头示范,给“人情风”念“紧箍咒”,引导村民从“比排场”转向“比文明”,村民也逐渐从“被动遵守”变为“主动认同”。“以前每份礼钱都是一笔大开销,现在红白喜事操办费用大幅降低。大家的腰包鼓了,发展的底气也更足了。”邱翔说。
  文明新风吹满地,凝聚起乡村振兴“精气神”。如今,走进坛良村,居民房屋整齐排列,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规民约上墙入心,一旁的凉亭里,传出阵阵欢笑声。
  “未来,女儿成婚我们也不打算大操大办,提倡文明婚礼,婚礼也更注重感情和仪式感。”村民黄翠萍感慨道,现在红事不拼面子,白事不摆排场,省下的钱都实实在在地用在了过日子上。
  劲吹文明风,入目皆风景。下一步,坛良村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完善公约内容和措施体系,引导广大群众争做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倡导者和传播者。
  本报记者余秋兰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