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这首民谣十分形象地道出了往昔的年俗和年味。如今好日子,天天像过年,但是没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感觉,没有“年味”。窃以为,这是因为我们过年缺少仪式感了。毋庸讳言,古人过年讲究繁文缛节,有的有礼有趣,有的愚昧荒诞,有的早已取消,有的却依然未能免俗。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民间称为小年儿。民间认为灶王是专管饮食和家务事的神。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都要上天庭把各家的功过向玉皇大帝汇报。由于在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风俗,这天每家要由当家的男子祭拜灶王。晚饭后,男子在灶台上点上香烛,供些水果和灶糖,送灶王上天,并在其画像左右两边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等到除夕的时候再点香烛接灶王回来。
岁朝清供图 钱松嵒/绘
腊月二十四是扫尘日。民间传说,诸神从这天起上天述职,不理人间事物。举行过祭灶后,家家户户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腊月三十是除夕。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不过,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这天各家贴门联(或门神),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放爆竹,吃团圆饭。家长要给家人发压岁钱。团圆饭后,还有接灶、祀床、供年饭、画米囤、辞年、守岁许多花样,不胜其烦。所谓守岁,宋代已有此俗。这夜合家在火盆旁团坐,盆中烧大炭团,美其名曰欢喜团;或歌唱,或谈笑,直闹到天明,这就是所谓守岁。子夜时分,燃放鞭炮,迎来新春新岁。
正月初一是春节,古称元旦,俗称过年。早起开门,先放爆竹三响,称为开门爆仗,据说,放爆竹可以吓退瘟神疫鬼。不过,这天还有种种忌讳,忌扫地,忌汲水,忌乞火,忌做针线,忌用刀剪,忌倒粪秽,忌用汤淘饭,忌说不吉利话。接着,点烛烧香,祭天地,拜祖宗。全家人都要穿上新衣裳新鞋袜,焕然一新,男女依次向家长叩头拜贺,再往亲友家去道贺,称为拜年。长辈要给晚辈送压岁钱。这天吃面条、圆子、糖茶和云片糕,象征长寿、团圆、团团圆圆、节节高。据晋人董勋《问礼俗》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据《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因为“鸡”与“吉”,民间更是将鸡视为吉祥物,开年第一天民间以红纸剪鸡作窗花,而且把这天定为“鸡日”。这天百姓有口头禅:“大年初一,开门大吉。”
正月初二是狗日。民间传说,这天是女娲造狗的日子。这天各地汉族都有出嫁的女儿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的民俗。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礼物虽薄,但是反映了女儿对乡亲的思念之情,真可谓礼轻情意重。
正月初三是猪日。这天也是小年朝,亦称天庆节。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于是宋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四是羊日。这天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这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箩,所谓折箩,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民俗所谓的“扔穷”。
正月初五是牛日。民间传说,这天是财神的诞辰。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这天,人们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这天也称破五节。古人认为,初一至初四的禁忌在这天都可以打破。据《燕京岁时记》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婚女子亦于当日归宁,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清裨类钞》也说: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
正月初六是马日。这天古称挹肥,人们在这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天做一大扫除,然后祭拜厕所神明,并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谚云:“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此言表示农民从这天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正月初七是人日。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到人日,皇帝大赐群臣彩缕人胜,并且登高大宴群臣。
正月初八是谷日。谷日的风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蕴涵着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
正月初九是天生日,俗称玉皇会。天公就是玉皇大帝,代表至高无上的天。
正月初十是石头节。这天是石头神生日。这天不准动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否则会伤了庄稼。这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起房造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还有的地方流行抬石头神的习俗:初九夜里,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轮流抬着瓦罐奔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预示着新年丰收;如石头落地,预示着年成不好。
正月十一请紫姑日。最早记载“紫姑”的文献是南朝宋人刘敬叔的《异苑》,大致说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并在正月十五这天被害死在厕所里,天帝怜悯,封她为厕神。不过,中国民间敬奉紫姑并非因为她是厕神,而是紫姑代表了封建社会中深受压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来祭祀。这天也是子婿日。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和女儿。
正月十二过老鼠节。相传,正月十二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也有的说这天是老鼠的生日,于是人们围绕着老鼠创造出各种各样“节目”——敲遍墙角旮旯、藏剪刀、收旧鞋、烧老鼠洞、捏老鼠嘴、吵老鼠耳朵、嚼老鼠眼,不但表达了老百姓对老鼠的憎恨,还驱赶了父老乡亲们一年的辛苦劳累。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三上灯。上灯从正月十三开始,正月十八落灯,民间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说,还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不少地方尚有出嫁女请娘之俗。
正月十四是临水娘娘诞辰。民间传说,临水娘娘姓陈,又称顺天圣母,生活在唐朝大历年间,后来成为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于是民间立祠奉祀。其实,这是妇女们在没有地位、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为自己塑造的一位保护神,也是她们畏惧难产鼓舞自己的一种方式。除了祭拜临水娘娘,这天还有喝亮眼汤、吃糟羹和试花灯等风俗。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最有趣的节日。因为元宵节有张灯结彩、观灯猜谜的习俗,故又称之灯节。元宵上灯,唐代三夜,北宋五夜,南宋六夜,到了明代,朱元璋下令天下富商上灯十夜。花灯种类繁多,人神仙怪、花鸟虫鱼、家禽野兽均可成其造型,以竹木作架,红色丝绸、布料、纸张等作灯衣。豪门厅堂、门首悬挂的宫灯和纱灯,有的镶金嵌玉,有的饰以彩穗,有的题写诗谜。纱灯因呈鼓球体,用三块乙楠或竹篾钉成三脚架,把它挂起来,三脚分开,便可离地三尺垂悬半空,三脚合拢,又可手举高悬。纱灯比宫灯的用途广泛,龙灯、狮灯、花灯等杂耍多用纱灯伴舞。元宵节也有放河灯的。所谓河灯,实是漂浮在水上燃烛的花形灯笼。我国东北,尤其是黑龙江,腊后春前制作的冰灯别有情味。据《黑龙江外纪》记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
元宵节过后,年就宣告结束了。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10日 03版)
(原标题: 【雅趣】过年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