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吹”新风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15 15:27

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瞄准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积极抓党建、促文明、树新风,利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机制平台,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标本兼治、堵疏结合,取得良效。

红白事简办,好风气起来了

今年10月,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大城村的一位外地村民因病离世,在接到其家属报备的第一时间,该村村委会红白理事会成员与小组长立即上门,向徐先生的父母和子女宣传殡葬相关政策,建议丧礼简办或不办。徐先生的家人十分配合,不设灵堂、不摆宴席、不收礼金、不请鼓乐、不燃放烟花鞭炮,村里的工作人员还积极帮助其家属联系车辆,安排公墓山下葬选址等事宜。

“以前每年都有很多宴请,有办红白事的,有给老人过寿的,有给孩子办升学宴的等等,形式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现在大家都不会这样大操大办了,一下子轻松多了,互相之间不攀比了,人情世故也和谐了许多,村里的风气好起来了。”谈起村里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大城村村民感慨道。

要说大城村为什么有如此好的村风,村里人说少不了红白理事会的功劳。该镇大力推行“党建引领、村民自治”的基层治理模式,吸纳80余名农村老党员、退休干部、身边模范、乡贤志士等加入红白理事会,强化对农村婚丧嫁娶事务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青山镇红白事操办参考标准》,积极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文明行事,抵制婚丧事大操大办、高价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风俗,形成“有人管事、按章理事、机制健全、服务规范”的共建共治长效机制。

村民的行为有了新“标尺”

走进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政府办公楼一会议室,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响彻会场,“最美家庭”表彰大会在此举行,全镇“家风”“家教”模范家庭代表汇聚一堂,分享交流优秀家风家训的故事,让好家风浸润人心、口口相传。

青山镇以“最美家庭”评选为依托,以积极传承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中华民族家庭美德为内容,树立榜样。“今年,我镇共选出了10户‘最美家庭’。”青山镇宣传分管负责人吴兴钟介绍,青山镇每年开展一次评选活动,选树“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各类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身边典型激励身边人,鼓励村民向模范学习,共同营造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

这些身边典型的涌现,同样也离不开青山镇各村的道德评议会。为更好地推进移风易俗改革,青山镇各村每个季度定期召开一次道德评议会,对村内的大事小情和村民的文明行为进行集中评议,并及时督促整改。同时,在道德评议“红黑榜”墙上进行张榜公示,表彰宣传正面典型、曝光批评反面典型。“哪个方面做得不好,大家都看在眼里,不仅没有资格参加其他方面先进评选,还要让他红红脸、出出汗。”村民一说起村里的道德评议会直竖大拇指。

“爷爷离家参加革命时,把家里一切值钱的物品都捐了出去,当时奶奶便问他,‘你不留点钱,以后女儿怎么办呢?’爷爷回答,‘等到解放胜利的那天,人人都有饭吃,你还怕我们的孩子会饿肚子么?’”根据群众“点单”需求,青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邀请“萍乡好人”、革命先辈高自立孙媳妇曾继华为群众带去“好人宣讲‘声’入人心”特色志愿服务。如今,高自立的红色革命故事和家风家训已是家喻户晓。

开展多彩文明实践活动是安源区青山镇紧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该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邀请革命先辈后人、抗美援朝老战士、“萍乡好人”等群众身边人成立移风易俗宣讲团,定期深入各地开展宣讲活动,让移风易俗的“好声音”传遍乡村田野,走进千家万户。结合元宵、端午、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以文艺的形式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涵育文明底蕴。利用“12·5”国际志愿者日、“3·5”学雷锋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祭祀等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引导群众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

同时,在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青山镇始终坚持由志愿服务队引领,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将积分纳入志愿者考核内容,以“小积分”推动“大文明”,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评选优秀志愿者、宣传报道志愿者的先进事迹等方式,激发群众自觉主动参与的意识,实现从“群众看”到“群众赞”再到“群众干”的巨大转变。今年以来,全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8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达3000余人次。

如今在安源区青山镇,红白喜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村内的大事小情都要拿出来议一议、评一评,周周都有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很多可喜的新变化,文明新风劲吹青山大地。(陈子欣)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