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男子接亲被加要18万彩礼”的视频,引发舆论关注。随后,事发地河南信阳市淮滨县通报称,因新郎将18.8万元礼金转账至新娘个人银行账户,新娘家人认为没有直接收到礼金,便阻止婚车离开。公安部门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处置,新娘顺利出嫁。后谷堆乡和公安部门对新娘哥哥的行为进行训诫,并组织双方调解,由新郎支付新娘家购置嫁妆费用3万元,至此涉事双方达成和解。
一场高高兴兴的婚礼,竟然因为彩礼的问题闹得如此不愉快,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彩礼作为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一项婚姻礼仪,其被视为男女双方关系确认的象征,对于维持婚姻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世易时移,彩礼的象征意义已经淡化了。但是,基于对习俗的尊重和认可,现实中给付彩礼的现象,在城乡中多有存在,而由此引发的纠纷案件并不少见。具体到本次新娘家人拦婚车要彩礼事件,虽然并非网传的“坐地起价”,但即便“事出有因”,新娘哥哥直接趴到婚车引擎盖上,这样的场景不仅十分“辣眼睛”,也涉嫌碰触了法律红线。
清官难断家务事。由于角度不同,舆论场存在不少分歧,孰是孰非争论颇多。不过,透过现象看本质,此事背后所折射的婚姻价值观、彩礼习俗等问题,值得引发深思。
婚姻自主,恋爱自由,每个人都拥有自主决定自己婚恋的合法权利。《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我们必须明确,婚姻是两个人基于爱情、信任和责任而建立的神圣关系,它应当是自由、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只要新娘愿意,新娘家人无论怎么样都无权干涉。换言之,无论新娘家人有多少“委屈”,任何形式的暴力、胁迫或不合理要求都是对婚姻自由的粗暴干涉,应受到社会的谴责乃至法律的制裁。
彩礼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应当逐渐淡化其物质属性,而更多地强调其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却不乏有人将彩礼作为婚姻的“敲门砖”或“交易品”,大搞攀比之风,让原本蕴含美好寓意的彩礼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婚姻是爱情的升华,借彩礼“敛财”不仅违背了婚姻的本质,也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理应整治。
为了让彩礼真正归于“礼”,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在加大整治力度,力图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来规范彩礼行为,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21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4年对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提出工作要求。2021年4月和9月,民政部先后分两批确定了32个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
值得欣喜的是,有一些年轻人已经在整顿婚礼了。婚礼上播放一段视频直接开饭,不要表演、拒绝煽情、取消一切形式化环节,办游园会、玩刮刮乐、用奶茶敬酒……当代年轻人正以一种革新姿态,重新定义婚礼的形式与意义,婚礼开始刮起了“简约风”,成为一种新的婚礼风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新娘家人拦婚车要彩礼事件虽然只是个例,但却再度警示移风易俗绝非一日之功。倘若此事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反思,让大家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健康、文明和和谐的婚姻环境,可谓善莫大焉。(胡欣红/文)